国乒队员樊振东、马龙、陈梦退出世界上的排名的事件发生已经一周,舆论仍未平息,事态也仍在发展。作为行业管理者,国际乒联和WTT最新的态度如何?事件更可能往哪个方向发展?樊振东、马龙、陈梦的职业生涯会受到什么影响,有否转机?WTT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?其他项目又有哪些他山之石?
事件最新进展如何?官方终于认线日,国际乒联在官网宣布,针对最近的事态发展,国际乒联在1月2日举行的执委会会议上,已经正式批准成立特别工作组,负责收集运动员的反馈意见,并审查现有规定。国际乒联强调,将“全心全意致力于为球员的福祉创造有利环境,并促进整个乒乓球界的公开对话”。国际乒联透露,作为这项行动的一部分,将广泛征求球员、随行人员和教练以及国际乒联相关机构的意见。在1月30日至2月9日进行的WTT新加坡大满贯期间,还将举办球员论坛,为提出关切问题提供开放平台。工作组将在新加坡大满贯赛事后提交调查的最终结果和建议,积极回应乒乓球社区所提出的问题,推动政策进步。
国际乒联所透露的WTT的态度,相较于2024年12月28日首次回应球员退出世界上的排名时的态度要软化了不少。当时,WTT只是澄清了“规则并非最新出台”和“为何存在处罚”的原因,在表达对球员贡献“深表敬意”的同时,“接受”运动员退出的决定,欢迎他们在未来回归WTT赛事舞台。显然,从早前的态度来看,WTT完全不感觉自己的规定存在任何问题。
在樊振东等三人宣布退出世界上的排名后,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则表示,WTT强制参赛、赋零分、罚款等规定给运动员造成了巨大心理压力,确实值得商榷。他将推动WTT修改有关规则,以保障运动员的合法权益。刘国梁同时还担任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、WTT董事会主席,他同样是国际乒联和WTT赛事规定的主要决策者。
马龙没有公开自己退出世界上的排名的原因,而樊振东和陈梦均公开表示,自己无力承受高强度的赛事,需要调整身体状态和规划未来职业生涯。“压垮”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,则是WTT于2025年开始严格执行的退赛罚款政策,而在此前,WTT已经在执行球员不参赛即“赋0”的积分惩罚政策。樊振东就曾经被“赋0”,8个有效积分中的5个被清零。陈梦和马龙也遭受过类似的处理。
WTT是国际乒联于2019年8月创立的赛事组织,其前身为ITTF世界巡回赛,两者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规则的变化、更商业化的操作和更高额的奖金。WTT希望将乒乓球打造成商业化的职业赛事,目前WTT每年有4站大满贯、6站冠军赛以及总决赛,加上原有的乒乓球世界杯、世锦赛和全运会,运动员全年的赛程非常频密。
据2024年12月20日公布的2025年WTT手册规定,世界上的排名前十的运动员如果在不迟于开赛前一周选择退赛,将被罚款5000美元;开赛前一周内选择退赛或者直接缺席比赛的,将被罚款6000美元;如在退赛同一周参加俱乐部赛事或表演赛,运动员将再被罚款5000美元。在2025年之前,由于WTT赛事并没形成正式的完整赛历,因此樊振东所说的“此前从未被官方告知过退赛要罚款”,显示出WTT虽然声称沿用了四年前的规定,但实际上处罚尺度却是从2025年开始进一步收紧。
国际乒联打造WTT,是为了效仿职业化程度较高的网球运动的ATP、WTA赛事,通过更大密度的商业赛事运作提升项目的职业化和市场化的程度。但是,比赛过于频密引发了不小的争议。一方面,中国运动员过去在奥运会和世锦赛等大赛年都会封闭训练,放弃一部分贯穿全年的国际公开赛,但在WTT诞生、刘国梁担任掌舵者之后,中国运动员被作为WTT赛事最大的卖点,因此他们每年参加比赛的频度就骤然上升;而对于习惯以赛代练的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球员,WTT的赛事同样有过于密集之嫌,让他们叫苦不迭。
和WTT只要退赛就要罚款不同,ATP在非强制性赛事(如500级以下和蒙特卡洛1000赛事)参赛数不足并不会被罚款,即便是强制参赛的其他大师赛,球员也能够最终靠开具伤病证明的方式实现退赛,而且不可能影响参加其他赛事。相比之下,WTT就要严格许多,要求球员提供伤病报告才能退赛的同时,不能参加其他比赛。
刘国梁近日提到了为WTT赛事的参赛选手设置豁免权的设想,但是,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照着“复刻”ATP去的WTT,怎么会想不到豁免权的设定呢?归根到底,WTT的管理者并不希望顶尖运动员缺阵任何一场赛事,从而将比赛的影响力和市场收益最大化。因此,即便有网球这样的“他山之石”,WTT也还是选了相对更为激进的规则。
虽然乒乓球的全球化程度无法和网球相比,但依靠国乒球员的支撑,球迷和市场的热情依然非常可观。然而,WTT的奖金水平并不尽如人意,去年排名男子第一的王楚钦获得了188万元人民币,排名女子第一的王曼昱则获得了176万元人民币。这和WTT的球市水平是否匹配,值得打上一个问号——去年国庆期间在北京举行的WTT中国大满贯,仅门票收入就达到了近6000万元。
要知道,樊振东虽然在巴黎奥运会上已经拿到了全满贯,但他才27岁,正是当打之年,而陈梦也还需要世乒赛冠军才能圆梦大满贯。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都还远未到终结的时候,宣布退出对自己参加奥运会等大赛至关重要的世界上的排名,可见他们此前隐忍的程度和如今不再妥协的决心。即便未来世界上的排名能恢复,他们也需要从头开始积累积分,就算通过外卡等方式直接参赛,也会大幅度提升体力负担。
如今,所有的争议终于得以公开化,WTT遭遇了一场舆论危机,但对他们来说,现在问题曝光于天下,不失为一件好事。运动员疲于奔命、回报不足,还要受到各种苛刻条款的制约,一定会影响比赛的精彩程度,如果靠着之前积累的“粉丝黏性”,赛事的票房在体现市场反馈时会出现滞后,也许真的等到观众纷纷远离的时候,WTT就已经积重难返了。
任何一项赛事,都应该以运动员的利益为中心,他们才是赛事和运动的主体;任何一项规定,都不能天然地免于被审视,都应该根据真实的情况来调整,而不是被轻飘飘地拿来当作解释不合理状况的“挡箭牌”;任何一个体育组织和赛事管理机构,都应保持透明和畅通的沟通反馈渠道,及时了解运动员和观众的感受,而不是像鸵鸟一样把脑袋埋进沙堆,指望他们“自行消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