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7月,一则消息牵动众多球友心:国内几大头部球商争先宣布羽毛球涨价,因部分型号涨价幅度不小,该事件一度冲上微博热搜。
从昨日记者一番探访来看,今年以来,知名羽毛球品牌主力型号在南京市场的涨幅近三成,最高达到五成。由于原料紧张、产能不足,品牌商也开始控货销售。虽然羽毛球“涨价+控货”齐袭,现阶段南京球市仍然热情不减,“不会不打球了,只是会换个方式打球”。
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是南京人喜欢的健身场馆,多家羽毛球品牌旗舰店、专卖店开在附近。
记者走进一家尤尼克斯旗舰店,逾10款羽毛球桶摆放于三层货架上,价位从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。尤尼克斯是此轮涨价“急先锋”,该品牌向经销商传达的《羽毛球价格调整的通知》显示,今年7月1日起,旗下8款羽毛球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上调,其中主流高端款AS-05、AS-03、AS-02悉数上涨50元/筒,最新价格为275元/筒、235元/筒、215元/筒。就在4月1日,这三款曾经上涨10元/筒。
门店负责人沈洁透露,“按照品牌通知,店里羽毛球7月份都调了价,每个型号大概涨了几十元。实际上,出于多种因素考虑,南京市场价并没有官方零售价高。”从店里标价看,AS-05羽毛球价格为188元/筒(12颗),比官方零售价低了87元/筒。今年年初该产品市场价为148元/筒,涨幅为27%。
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这家旗舰店里的AS-05羽毛球已经售罄。据介绍,此前有南京羽毛球俱乐部听闻涨价风声,买走了绝大多数的货。而品牌对主力型号采取“提价+控货”的销售策略,近期门店多数型号羽毛球到货量为1箱/月,也就是50筒。“这款卖光后,我们没办法及时补货,只能等到品牌下个月发货了。”沈洁称。
不过,供不应“球”只出现于单个门店。记者走访其他专卖店,尤尼克斯羽毛球货源充足。入行多年的邵女士回忆,去年开始,羽毛球价格就在慢慢上扬。以某款主力型号为例,一年前价格为125元/筒,今年初涨到135元/筒,最新市场价为165元/筒,“只是这次涨幅比较猛,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。”
羽毛球涨价已在行业蔓延。在相邻的另一家体育装备专卖店,工作人员和记者说,今年以来代理品牌羽毛球多有两三成的涨幅,其中某品牌产品由50元/筒涨到75元/筒,涨幅达到50%。
据了解,现在通用的羽毛球由16根真羽毛制成,主要是鸭、鹅翅膀上的大羽。平均一只鸭子可供使用的大羽在14根左右,一只大鹅可供使用的大羽在20根左右。然而,近几年鸭鹅出栏率降低,羽毛片数量减少,羽毛片价格自然涨了。
据有关厂商表示,“现在市场上毛片缺得厉害,特别是刀翎毛,提着现金都不一定可以很快买到。”去年底一斤刀翎批发价大概为200元,包含600根左右的原毛,折合下来1根刀翎不到4角钱。现在一斤刀翎批发价约280元,比去年涨了四成。
记者接触的南京业内人士也表示,对于涨价,以前品牌方会提前一个月通知经销商,“现在明天提价,今天才会通知,有时品牌也是被上游材料涨价打个措手不及。”
企查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截至7月8日,我国现存羽毛球生产相关企业89家,其中安徽以73家占全国总存量的82.02%。羽毛球生产相关企业不足百家,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造成供应链紧张。
此外,近年来羽毛球运动在全国范围热度攀升,也是品牌商提价的“底气”。尽管天气炎热,记者发现,从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走出来的羽毛球爱好者不在少数。市民严女士肩背羽毛球拍、手牵女儿,“放暑假了,我希望带孩子多出来运动,羽毛球上手快、门槛低,孩子也很喜欢。”羽毛球爱好者张建宇家住老门东附近,每逢周末、节假日周边的羽毛球馆场地往往被一抢而光,有时他只能驱车20分钟到更远的场馆。
事实上,南京羽毛球场馆数量相当可观。同样来自企查查数据,目前江苏现存390家羽毛球俱乐部相关企业,总量位居全国第三,业内人士估计南京羽毛球场馆近百家,也可一窥羽毛球在南京的“热力值”。
日常且亲民,这是羽毛球长期火爆的背后原因。随着羽毛球价格持续上涨“凶猛”,球友的热情是否会降低?
记者采访的多方人士看,目前这一迹象不是很明显,“大家不会不打球了,只是会换个方式打球”。羽毛球消费者大致可分为两类,一是业余玩家,他们通常会选择几十元每筒的羽毛球;二是专业球友,更青睐每筒上百元的羽毛球。
羽毛球连续上涨,消费者也是各有应对。有的降级购买,比如从同品牌的高规格型号降至低规格型号,“这样的一种情况不算多,不相同的型号羽毛球手感、耐打、稳定性不同,很多人习惯了某一款,不会轻易改变。”邵女士直言,更多消费者会选择“省着用”,也就是延长每颗羽毛球的“寿命”。
对此,张建宇深有同感:以前打一场球,他会用掉两三个羽毛球,可能打断一根毛或球飞得不稳定就扔掉了,现在每个球都会打到不能用了为止。
不过,如果羽毛球“涨势”不改,圈内也担心市场或被拖累、从而转向。按照行业预估,冬天鹅鸭会大批量出毛片,届时原材料紧缺情况或有缓解,但明年走势仍存不确定性。
采访中,有业内人士直言,长久以来,羽毛球技术革新步伐并不大,价格连续上涨也将倒逼行业寻求“平替”破题。此前,市场已出现塑料球、碳音球等人造羽毛球替代品,今年一些厂家也推出“不涨价,只做性价比”的“口粮球”等。尽管目前这些替代品还未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,但羽毛球朝着更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。